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三联书店是一家出版社,同时它有着“前店后厂”的传统:三联的前身“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创办杂志、出版图书、开办书店(门市),以竭诚服务读者、密切联系作者为己任。
三联前辈写道:
“门市是书店前沿阵地,也是锻炼出版工作基本功的地方,门市店员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尖兵,必须学会图书分类,经常阅读一些重点图书的前言、后记、序、跋等,以了解其内容梗概,要熟悉运用四角号码,以便编查各种资料;要打好算盘写好字,发票要写得清楚整齐;要快速扎实打好邮包,做到包扎的麻绳一掩就断,还要学习韬奋先生写的《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和王仿子总结的‘门市工作七十二条’。练好基本功,才能实实在在落实到‘竭诚为读者服务’的指针中去。”
“相约在书店”将陆续刊发六组文章,这些或可勾勒出八十多年来三联坚持发扬传统的轨迹。温故知新,2020年是新世纪二十年代的开端,三联韬奋书店年初重张开业不久即因疫情又暂停营业;近期,我们在严格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复工开业,继续坚定地走在“竭诚为读者服务”的道路上。
我为什么要创办三联韬奋书店?
董秀玉
董秀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原总经理,任期创办三联韬奋书店。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出版商务周报” 根据董秀玉在“独立书店的守望——《书店东西》寻路时代精神空间”对谈会上(2019年1月10日)的发言整理而成。转载时有删节。创办三联韬奋书店的初衷需要从1979年创办《读书》杂志说起。那时,《读者》杂志每个月都有读书服务日,这一天会有许多作者或读者前来,但《读书》杂志没有地方,只能在人民出版社没有电梯的老四楼会议室接待大家,中间放一张大书桌,四周几张小几,范用先生会从家里带点茶叶来,备上几杯清茶,将近一两个月的新书放在大桌上,供朋友们坐下来聊聊天、喝喝茶、看看书。没有主持致辞,也无需讲话发言,几个编辑招呼一下,所有人散坐到各个小桌上参与谈话聊天。聊的话题都是关于书、学术信息、文化潮流的,甚或某某讲座的观点、某某正在写什么大著,等等。散场时,大家喜欢哪本书可以带走,看好了的就给我们写一篇书评,不写也可以。就这样,做了好几年。那个时候我就想,如果我们有一个自已的书店多好!那么多作者和读者、爱书人,可以聚在一个到处是书的环境里,一起看书聊天。现在很多年轻读者不知道40年前,而书店基本上都是不开架售书的,书架前都有柜子挡着,要找一本书,得伸长脖子使劲瞪着眼,书店的光线又暗,好不容易找到了,还得央告营业员帮忙取出来翻看,若想多看几本,买了还好,若挑来挑去最终没买,营业员的脸色就不好看了。丁聪还画过一幅在书店拿着望远镜找书的漫画,非常形象生动。1987年,我到香港三联书店任职,我们在香港中环最好的地段有一个很好的书店。虽然不是很大,书也不够丰富,但每天都有不少读者“打书钉”(站着看书),我觉得在书店里看书的人最美。所以3年后,书店情况好转时,我们又开了一家大书店。那时,我就想“回到北京,能不能也开一个大书店?”偷偷地在自己心里许下了这个愿望。1992年,我回到北京,正是三联最困难的时候。当时三联的员工大概有30多个人,每增加一批人就要租一两套房,最终所有人被分在了五六个地方办公。当时电话不方便,开一次全体会议光通知就得两三天。1992年底,对我的任命也是在地下室宣布的。看到我们实在困难,国家批给我们一块地来建办公楼,也就是如今的美术馆东街。面积很小,而且只许盖两层,因为旁边就是字模厂的家属楼,再高就会挡光。可是,1200平方米的地方,盖两层也只有2000平方米,那就只能是办公小楼了。我心中的书店又该怎么办呢?后来我联想到香港的地下商场,反复与建筑设计师沟通,能不能往下挖两层地下室。那时的北京还没有人会挖两层地下室当商场。地上原定的两层不能升高,于是我又与设计师商量能不能只升不挡光的半边。最后,我们终于多出了差不多三层的面积。办公楼盖成以前,1993-1995年我们都在北京大磨坊的两层楼里办公,期间新增很多编辑,《三联生活周刊》《爱乐》都在那里筹备、培训,人员增加到100多人。
临近大楼完工,社委会犯了愁——底楼只能做仓库和锅炉房等,位置最好面积最大的两层半都用来做书店的话,剩下的面积要按传统的间隔办公室完全不够用。只能像香港那样在大开间里隔工位(这是现在十分普通,而40年前的文化机构绝对没有的办公形式),领导们也只能每人挤在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小办公室(大概是出版界领导中最微型的办公室了)。兹事体大,只能召开全社大会,让大家一起决定。我向大家讲了一直以来的想法——一方面三联本就有做书店的传统;同时,我们真的想要在这样一个地点办一家新型书店,给作者和读者一个环境优美的读书、买书、会客聊天的空间,让编辑能够有机会在书店里直面读者。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的同事痛快地一致同意让出最好最大的面积办书店!作出决定后,香港三联立即赶来帮忙,出钱出人做设计、指导、培训;中国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登坤艳先生义务设计了一个一边红墙一边气窗的咖啡厅,颇具现代感。书店全部开架,有期刊,有唱片,有展厅,有咖啡厅,有网吧,读者可以自由在书架之间徜徉。可以说,1996年开业的三联韬奋书店真正成为了当时的新概念书店,是一道城市文化的风景线。就这样,我们成了全国第一家以自身微薄力量开书店的出版社。虽然被当时一位领导批评为“大大的办公室不坐,挤成这样!开书店是你们的事吗?莫名其妙,不务正业”,可是看到书店里安静的读者,挤坐在书店楼梯上专注看书的人们,我们开心无比。只要真正喜欢书的文化人能在这里聚会、见面,其他的就不重要了。
纵谈北京三联书店经营新模式
原题《董秀玉纵谈北京三联书店经营新模式》(延华采访,《出版参考》, 1997年1期P8),有删节。关于如何办好三联这个新型书店, 董秀玉说, 当前精神文化产品已进入市场,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 要有实力, 讲服务, 重信誉。从北京三联书店建店开始, 教育同仁爱护三联书店这块闪光的招牌, 用韬奋精神鞭策我们的行为规范, 保持销售图书的品位, 出版高质量的好书。三联书店要走向国际化, 拿什么与海外进行合作,拿什么打入国际图书市场, 拿什么在世界排行榜上占有席位? 只有坚持高品位, 高水平, 拓宽渠道, 广开门市, 这是很重要的举措。
“中国学术图书展”由国务院新闻办协助,邀请对外文化工作者和驻华使馆的各国朋友参观,展出各类学术著作,特别集中展出有关西藏的著作和宗教类图书。
30 年代, 韬奋先生创建的生活书店,在大城市有50 多家分支店, 影响遍及全国。我们作为后辈, 应继承传统, 并发扬下去。把书店门市营造成幽雅、明亮、温馨的环境氛围, 给读者以舒适、宁静、美好的印象, 可以潜心看书, 听听音乐, 使之到三联书店犹若宾至如归之感, 三联书店的同仁能成为他们的朋友。凡是进入三联书店门市能摆上书架的都是好书, 图书本身可以分档次, 有学术性的, 有大众化的, 但都必须是一流的, 有品位的。全部开架, 任读者自由选书。在当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大潮中, 为适应新的形势, 我们开创的新型的传统书店, 必须不断求新, 求实, 求发展, 以图书为中心, 兼营专业期刊、音像制品、C D 、文具用品、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小型展览、小咖啡廊等, 这是国际书业管理行之有效的模式, 可以满足现代文化人快节奏、高效率的综合要求, 读者不必东跑西逛, 只要到三联书店门市部就可以买到自己所需的多种文化载体。我们还计划在书店举行新书首发式,装帧设计展览, 作家签名售书、学术讨论会、音乐茶座、老同志书画展等文化活动, 以书会友, 以文会友。作家、记者、音乐、戏剧工作者都有协会, 而相当一部分文化人没有聚会场所, 我们欢迎大家相约相会在三联,把书店办成多功能、多元化的文化中心。此外, 我们还启用电脑查询, 逐步开发多种服务项目, 诸如哪种书今天售出多少? 哪位作者的书卖出几本? 哪个书架上有什么书?哪家出版社荣登排行榜? 还有缺书登记等,每日一表, 不仅书店职工一目了然, 读者也可以查, 努力实践韬奋先生“ 竭诚为读者服务” 的宗旨。……心里话
范用
此文为三联书店原总经理范用先生于1991年在三联书店杭州分销店的讲话。1997年,三联韬奋图书中心创办伊始,他将此文投稿给三联书店内刊《三联人》(总第11期,1997年5月,P3)。六年前,我跟杭州分销店的同志见面,谈了几点心里话,现在我愿意把它奉献给三联和图书中心的新朋友们。作为三联书店一名退伍老兵,杭州三联书店开业的时候,跟同志们讲几句心里话,算是“见面礼” 。
“三联“创办至今.已有六十年历史。为什么历经艰难,今天仍然存在,仍然为读者服务?一、我们办三联书店,有明确的目标。在旧中国,是为了争取民族解放,争取民主自由。建国四十多年,我们国家取得伟大的成就。但要看到,还有落后愚昧的一面,需要科学,需要知识,需要文化,需要文明。我们从事出版工作,就是为这个出力,作出贡献。我们要善于经营,讲求经济效益,但更重要的是讲求社会效益。我们是从事高尚的庄严的工作。有了这种认识,就会热爱这一行,在工作中感到愉快、感到有意义.什么时候遇到困难挫折,都不会气绥.不会退缩.不致于迷失方向。二、我们有各方面的支持。当年在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环境非常恶劣。我们没有多少资金。人也不多、但是有无数朋友关心“三联”帮助“三联”,往往一个人被派到一个城市开设分店,一下子就会有一批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帮助我们,不多久就能够开门营业。那时候邮局,公路都检查扣留书报。但我们在邮局职工、汽车司机甚至车老板的帮助下,还是把许多书刊送到读者手里。印书,有印刷厂、装订作、纸行帮助。广大读者作者,更是同我们心连心,共呼吸。那时候我们还不懂“统一战线”,只知道要广交朋友。“三联”是国营书店,但任何时候都要谦虚,以诚待人,可以亳不夸张地说,“三联”到哪里都有朋友,所谓得道多助。杭州”三联“开张那天,就有一位八十多岁的三联老读者俞老先生赶来,他始终记得“三联”,真叫人感动,受到鼓舞。人家问我,为什么你有这么多朋友,我说,因为我曾经在“三联“工作。三、“三联”人好学。四十多年前,孙起孟先生在一篇纪念韬奋先生的文章中说:“我很欣幸,有极多机会接触到生活书店的青年干部。凭实说,他们的修养未免高过别人,内中有一部分人从没有受过什么中等以上的教育,资质品性也并无特异之处。但一经在生活书店耽过几年、几乎个个在知能上,在见解上,在工作的热情上,都呈现出飞跃的进步。"的确如此。那时的“三联“工作人员,大多是十几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的是失学青年,上不起学校。但是进了“三联",都知道利用书店这样的好环境,好条件。每天都在书堆里,又有可以请教的人,边工作边学习,自学成才。我就是小学毕业生,在“ 三联“学习成长的。我认为出书、卖书的人、自己就要爱书、读书、懂得书,要有一点“书卷气”,这样才能和读者有共同的兴趣,共同语言,才能谈得来,交得上朋友。只要自己善于利用这样好的条件,边工作边学习,好学不倦,一定可以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甚至有学问的人。书很多,不可能都细读,翻一翻也好,养成翻书的习惯。只有在书店工作才有此条件。《随想录》出版后,巴金给范用的信,1988年3月9日。四、我们有个讲团结、好思想、好作风的队伍,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也都各有缺点,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要有好的作风,用我们习惯的说法:“ 三联”作风,办事踏实认真,严格要求自己,勤俭办书店,公私分明, 抵制不良习气。《浙江日报》说杭州“三联”“景美、店美、书美”。我要加一个“人美”——心灵美。我在你们留言本上写了这么一句话:”出书必须感情用事, 卖书也得感情用事。作者、读者情之所系。”“三联”同志对读者对同事、对店对书,都要动感情把心掏给读者(巴金的话);工作同志情同手足,爱店如家.爱书如命,等等.从各方面显出你的心灵美。
专题目录(点击阅读)
不官不商,有书香(杨绛)
买书结缘(范用)
走上“为读者服务”的道路(蓝真)
我为什么要创办三联韬奋书店?(董秀玉)
纵谈北京三联书店经营新模式(延华 董秀玉)
心里话(范用)
筹办书店的残忆(杨进)
翻看意见簿(霍计)
三联人在南京(郑勇)
难忘三联(姜德明)
此情可待成追忆(陈志华)
三联印象(陈乐民)
敢为人之先(钱满素)
那位于朝内大街166号的“读者服务部”(秋禾)
三联韬奋24 小时书店诞生记(樊希安)
三联韬奋书店2.0 ——文化老地标的升级路(张知依)
━━━━━
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店4月23日起复工营业,为答谢读者始终如一的支持和厚爱,表达暂不能24小时开放的抱歉之意,自今日起(活动日期不少于两周,请读者朋友错峰错时购买),读者个人到店购买三联及旗下品牌图书、期刊全部6.8折销售。
营业时间:10:00--18:00
电话:010-84040989
三联韬奋书店美团店推出9.9元盲盒活动,盲盒内容包含:一本随机中文图书(价格30-60元之间),一张中读VIP会员月卡(价值45元)。
—END—
----
生活需要读书和新知
----
ID:sanlianshutong
▲长按二维码即可订阅
----
▲回复好文,阅读更多专题文章
▲回复听课,了解书店里的大学公开课